2020年的春节,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突然爆发,令所有人始料未及。在这场不期而至的疫情发生情况下,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反应迅速,决策果断,做出了一系列重要的部署。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全国人民戮力同心,步调一致,经过一百多天的艰苦奋战,扭转了被动局面,迎来了胜利曙光,中国成为了当前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党的先进性再一次得到了充分体现,在危机时刻,党中央的正确引领,各级党委、基层党组织的坚决执行起到了关键作用。
在疫情防控过程中,学校、学院两级党委的快速反应和有效措施为我支部的疫情防控工作指明了方向。按照院党委部署要求,电磁兼容支部在1月25日成立了工作小组,快速完成了信息统计与发布,及时传达各级政策要求。电磁兼容团队共有61位教职工,人员组成和状况基本涵盖了学校的各种类型,防疫工作难度大、任务重。学院党委特别指导支部成立的防疫工作组,根据实际制定一人一册,编制了13个防控程序文件,实行分区分层次立体化管理,对全体教职工进行,政策宣传、情况摸底、心理疏导。
疫情期间支部坚持学习教育活动,通过这场现实的抗疫课堂,同志们坚定信心、守望相助、众志成城、听从安排,保证了防疫工作的有效落实。团队师生更加深刻的体会到以人民福祉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更加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模范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打磨自身成为特别能啃硬骨头的队伍。

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教学科研,支部积极探索在特殊时期的教学科研工作模式,确保各项工作不受大的影响。在教学上,苏东林老师带领教学团队积极探索线上教学方法,探索多形式授课方式,持续迭代、优化创新教学方法,确保教学质量。教学团队在课前开展学生基本情况的调研,摸清学生网络、设备情况,联系电子版教材授权,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帮扶工作,保障每一位同学的学习质量。


在科研上,通过开展培训和技术交流等在线模式逐步让大家熟悉新的工作方式,鼓励大家利用这段时间开展基础性、原创性研究。在疫情逐步得有效控制后,支部根据国家和学校的部署,在做好风险防控的前提下,缜密制定制度、配置有效条件,有序安排教职工逐步恢复现场工作。特别是制定了完善的工作方案,安全妥善的完成了我校在疫情防控期间的首次外场试验,确保了上级和总体单位的进度安排。
支部在学院党委的指导下,以每日例会掌握全面信息、落实各项工作,主动防控高危情况。特别是对于身处疫区和生活有困难的师生建立有效沟通机制,积极开展正面引导、消除恐惧心理、解决生活困难。特别是对于疫区和滞留学校的学生,都安排责任老师专门沟通,及时了解其生活与学习状态;为身处意大利的北航-米兰理工双学位项目的5位硕士生提供额外补助,以帮助意大利同学应对疫情期间物价增长。

在疫情防控中,电磁兼容团队的师生忠实的履行了公民的义务、教师的职责和党员的责任,很多人在默默作出不平凡的奉献。姜明同志主动承担起了工作量很大的各项信息统计和每日简报发布;崔晓语同志在2月份捐献了大批口罩、消毒液等非常紧俏的防控物资;王海涛、张伟、李烁、胡启四位同志3月初克服风险,赶赴研制现场进行试验。另外,研究所很多人还积极投入到社区防疫一线做志愿者,尽其所能为疫情防控做出贡献。例如卢小祝同学,在家乡协助村委开展流动人员的排查、登记、管控及体温监测工作、解读政策文件、宣传防护知识,做防疫工作的“宣传员”、“组织员”和“先锋员”,克服伤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防疫工作贡献力量。

冬天已经逾越,春天已经来临,我们坚信,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取得疫情防控和教学科研两不误,一起驱除疫情阴霾,迎接春暖花开。